古代孝顺的小故事有:
1、望云思亲
唐朝宰相狄仁杰因从小家庭贫困,于是十分刻苦好学。后来官至丞相,也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十分尊敬这位狄阁老。
出任宰相后,因同一知府的参军郑崇质,本该奉诏出使边疆,因家里老母体弱多病需人照顾无法脱身,狄阁老便奏请皇上替其出使外疆。
在某日巡视时,偶然之间登上太行山顶。只见白云孤飞,因而思念起了远在河阳的双亲。对随从言曰:“我的双亲就住在白云底下”,狄阁老在山顶看着白云久久没有离开,直到白云移位。
2、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期,有个人名叫淳于意。曾拜齐国著名的医师杨庆,学得一手好医 术。曾出任过齐国的仓令一职。师傅去世后,淳于意开始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在行医时不小心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自己遭受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叫缇萦,虽然是一介女子,但她不辞辛劳,千里跋涉一同来到长安替父申冤。她不仅向汉文帝陈述了肉刑的坏处,还力证自己的父亲在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
只因遭人陷害,但缇萦愿代父受刑。汉文帝感于缇萦的孝心,不仅赦免了淳于意,还下诏废除了肉刑。
3、芦衣顺母
周朝人闵损自幼丧母,父亲又娶继母进门。继母因为又生了两个儿子,于是经常虐待闵损。冬天,继母给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闵损穿的是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日,父亲因为要出门,便打发闵损去牵车。因为闵损牵车时寒冷打颤,不慎将绳子散落在地上。因此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顺着被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
父亲才知闵损受到虐待,归家后,父亲执意要休弃后妻。闵损跪地替继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亲深感闵损谦让不计较的性格,就同意了闵损的要求。继母知晓这件事后,悔恨交加,从此待闵损如亲儿一般。
4、卧冰求鲤
晋朝有人名王祥,生母去世后父再娶继室。后母生子名王览,因后母偏宠爱亲儿,所以经常叫王祥干活。一年冬季,父母生病卧床。继母想吃鱼,可那个季节不仅没有鱼更没有卖鱼的。王祥为了满足继母,来到河边宽衣解带,用体温融化了河面坚冰。冰融后,竟越出两条锦鲤。
王祥将鱼带回家做给继母吃,继母遂病愈。因其乡邻感于王祥不计前嫌孝顺继母,和睦兄弟。对此纷纷称赞,继母也一改往日态度。其弟王览也仿效兄长,与兄长和睦共处。
《沉香救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等。
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
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
公孙胜是个大孝子,属于“能养之孝”,即是孝子赡养父母,包括养口体,侍疾病,顺其意,乐其心。
当时,宋江父子团聚,勾起了公孙胜对母亲的思念。于是,公孙胜对众头领提出要回乡看视老母的要求。之后,他下山回乡,一直未归,原因就是“老母年老无人侍奉”。
后来,他重返梁山,东征西讨,战后又提出回家待养老母。宋江无奈,只得让他回去。
有很多。1.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传说黑鱼每次产卵的时候,都会失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鱼妈妈不能觅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母子天性,也许鱼宝宝们一生下来就知道鱼妈妈是为了它们才看不见,如果没有东西吃会饿死的,所以鱼宝宝自己争相游进鱼妈妈的嘴里,直到鱼妈妈复明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后来人们叫黑鱼为孝。
有关孝顺的名人事例:
1.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2.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得知母亲因为不好意思藏起尿湿的裤子,主动要求去清洗。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
3.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有一天,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
4.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
5.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1.彩衣娱亲,汉语成语,拼音是cǎi yī yú qīn,意思是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2.卧冰求鲤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该成语意思是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
3.寸草春晖”的原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即使竭尽心意也难以报答;
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2月10日(腊月二十七),为了赶在大雪封路前将工钱发到黄陂老家的民工们手中,孙水林带着26万元工资款,携妻子和3个儿女,连夜从天津出发奔赴老家。
当时,弟弟孙东林担心天气恶劣,一直劝说哥哥推迟行程,但孙水林依然坚持孙家的规矩——在大年三十之前将钱送到民工们手中。第二天,孙东林与哥哥失去了联系,焦急的他从天津出发沿路找寻。
2月11日上午,在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孙东林见到了哥嫂一家人的遗体。原来哥哥于2月10日凌晨在南兰高速河南境内遭遇车祸,车上五人全部遇难。一时间,孙东林难以接受这一事实,晕倒在地。
醒来后,孙东林仍难掩悲痛。在南兰高速二郎庙收费站附近,孙东林见到了哥哥出事的汽车残骸。车后备箱备用胎下,26万元现金完好无损。
当孙东林见到钱的一刹那,他脑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完成哥哥的愿望:让工人们在年前一分不少地拿到工资。
由于春节临近,两天多没有合眼的孙东林驾车15小时,在腊月二十九赶回了黄陂老家。孙东林来不及料理哥哥一家的丧事,就立刻又凑来7.6万元,挨家挨户地给工友们结算工资。直到深夜,所有工钱共计33.6万元全部结清了。
完成了哥哥未尽的愿望,孙东林如释重负。他泪流满面地说:“2009年,我们兄弟俩发放工钱300多万,春节前结清的是部分尾款。现在我可以向所有的人说,我们兄弟俩不欠民工一分钱!”
古代孝顺小故事1: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古代孝顺小故事2: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古代孝顺小故事3: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古代孝顺小故事4: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5:汉文帝侍母
汉文帝刘恒,他就以孝闻名。母亲生病了,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一边还要陪着母亲。
吃药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一直在母亲身边照顾。
智慧小语:作为一个人,应该重视孝顺父母,平时对父母照顾很重要。
当他们生病了,需要安慰时,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话,也会让他们很开心。
我们需要一种爱的教育,而这种爱,要在每个人心中生起来。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6: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7:黄香温席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水浒传里就有一个片段说明宋江很孝顺:
话说济州郓城县城西有一宋家庄,庄上居住一个宋太公,膝下有四个儿子:宋海、宋河、宋江、宋清。家业虽比不得豪门大户,也算得殷实人家。
宋太公为人厚诚,又是乡里名儒,颇得乡邻仰恭敬佩。四个兄弟也能和睦相处,兄宽弟忍。三郎宋江,表字公明,尤为太公所爱。且勤而好学,聪明过人,五岁通背四书五经,塾师命题为文,宋江提笔成篇,文理通顺,深有见地。
塾师赞道:“此子必高中矣!”宋江也果然不负众望,年方弱冠,便中了秀才。
宋太公见儿子功名有望,心中欢喜。宋江又很诚实孝顺,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躬亲待奉太公,日日间寒问暖。宋江处世讲究忠、孝、和、诚,所以朋友极多,依靠这四条原则,宋江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处理日常事务更是得心应手。有一个故事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处世原则。
世事古来多乐极生悲。宋太公一家和睦,万事顺心,却近日有了烦恼事。
次子宋河成就了姻眷,娶了褚庄褚太公之女。褚家闺门之训有缺,这褚氏受不得一点气,动不动就噘嘴生气,吵闹起来。开始,只在丈夫头上使性子,用指头戳丈夫的额头盖。宋河又老实,被捏得像面团。宋太公气破了肚皮,摇着白发苍苍的脑袋长吁短叹。
褚氏见宋江结交朋友,常在家置办饭菜,就很生气,在房内骂个不休,又转脸照宋河的额头上狠狠戳了一指头,臭骂了他一顿。又跑到大嫂房里搬弄是非,撺掇丈夫分家。
宋江看透了褚氏的心肠,怕惹父亲生气,背地里与二位兄长商议分家的事。
一天,宋江又领回一个朋友,褚氏更是气上加气,在房内点着丈夫的额头骂骂咧咧,正巧宋太公在院中散步,听到了褚氏骂人的话,气得胡须发抖,又不好张口与媳妇吵嚷,只能摇头叹气。褚氏又用更难听的话来呛宋太公,宋太公直打哆嗦,气得闭上眼照着自己脸上打掌子。宋江见老父受气,就出来干涉几句,于是褚氏撒起泼来,要寻死觅活。还想出一计,夜间假装上吊寻死,吓吓宋家人,逼得把家业分给自己。
准备停当,褚氏就趁丈夫回房的光景,把头吊进了绳索。谁知宋河正要回房,又想起家庙要打扫,就转了出去。等他打扫好家庙回房,褚氏已遍体冰凉,无一丝气息。
褚太公家接到宋家庄的讣文,一家人痛哭了一场。褚太公的两个儿子褚良、褚杰发誓要为妹子报仇。这两个恶霸,纠集一大帮人,就气势汹汹地奔向宋家庄而来。
宋江为使兄弟、父亲免遭灾难,就披散头发,反剪双手,跨步上前,向褚氏兄弟请罪。
褚良、褚杰本来就恼宋江,这下就更憎恶他了,命令家丁一齐上前,乱棍打死宋江。正在危急时刻,屋内窜出几条好汉,都是宋江平时结义的兄弟,现在见宋江有性命危险,就出来相救。双方打将起来,褚良、褚杰都被踏倒在地上,大叫饶命。
这时宋江忙向这二人赔话:“是我宋江的罪过,二位兄长如何治罪,我都愿俯首待命。二位兄长宽量,请家中喝茶!”褚氏兄弟只好顺梯下台,带领二百族人,狼狈地回庄去了
本文由情感窝现代情感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现代孝顺故事有哪些(现代孝顺故事有哪些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