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情感散文

教育实习日记(看看这篇实习日记)

前几天,一警察实习生的“实习日记”火了。日记写的都是自己和师父处警的日常,幽默风趣。

师父也不过二十来岁,据说没女朋友,还因此在日记里遭到了实习生的“无情嘲笑”。

然鹅,人家工作起来,很有两把刷子,上到街头抓小偷,下到处理两口子闹矛盾打架,游刃有余。

日记有如下一则,我特意保存了下来,供家长同志们反思——

实习生就是实习生,字写得跟我脸上的褶子一样,挺匀称,就是不好看。

内容还行,细节生动,波澜起伏,凤头豹尾:

“和师父走访调查的时候,恰好碰上家长在教育孩子,师父正准备敲门的时候,我俩听到里面来了句‘再不听话就叫警察抓你’,师父举起的右手颤了一下,直接扯着嗓子大喊:‘别拿警察吓孩子!’给我吓一跳!”

别看“小师父”没结婚、没孩子,做法却十分正确,很懂心理学。确实,不懂心理学的警察不是好警察。

很多警察对家长用警察吓唬孩子的行为,深恶痛绝。这首先是对警察的污名化,警察是抓坏人的,不是用来抓孩子的,反倒可以保护孩子。

用警察吓唬孩子,跟以前有些老太太用狼、老虎来吓唬孩子,本质没什么不同,是用一种危险的东西强迫孩子停止哭闹,就算有效,也会带来副作用。

最直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孩子一旦出现危险,不会去找警察求助,因为在父母的“威胁式教育”中,警察成了一个令人害怕的事物。这会让处在困境中的孩子更加危险。

警察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应当是安全感,是保护神;即便孩子犯了错,用“警察”来威胁孩子,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至于那些犯点小错,就真把孩子送到警察面前的爹妈,我就不多说了——纯粹属于推卸责任。

威胁,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泥潭。

“再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老子非把你关起来不可!”

“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扫大街去吧!”

“考不上高中,你就只有上职校,跟那些熊孩子混在一起,没有出头之日!”

“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说不上媳妇,你就等着打一辈子光棍吧!”

——是不是很眼熟?这样的“威胁”,你犯过几条?

威胁式教育,既体现了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态——家长希望通过“威胁”孩子,让孩子“一口吃成胖子”,迅速“达标”;也是江郎才尽、无计可施的表现——实在斗不过孩子,啥招都不管用,准备放弃治疗了!

威胁式教育,不仅达不到家长期待的效果、让孩子“收敛”,反倒适得其反,激发孩子“对抗”的斗志。

道理明摆着:家长一方面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教育孩子要诚信,自己却喊着“狼来了”,用谎话来吓唬孩子,怎么可能有效果呢?

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除非逼不得已,家长很少使用这种威胁的方法。原因也很简单,那时候的家长,可以在自己和孩子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单纯的关系;多数情况下,你说什么,孩子就信什么,用不着用谎话来威胁或者欺骗。

随着孩子的成长,关系变得复杂,孩子开始探索世界、探寻自己和家人之间关系的底线,由此出现许多不服从甚至叛逆的行为。这对家长的耐心,是一大考验。

耐心耗尽的时候,所有家长都会“威胁”孩子几句,几乎无一例外。

偶尔出现的“威胁”,虽然效果差,但也没有太大坏处。可一旦“威胁”成了习惯,就会产生副作用。

其一,是家长的威信受损。

孩子认可家长的前提,是家长保持权威性,说话算话。但几乎所有的“威胁”,都是虚假的,或者是对未来的不良预期(比如说孩子考不上大学、找不上工作)。

面对这些谎言,或者不良预期,孩子会产生什么心理?

他不再相信家长,因为你说谎,因为你不信任自己的孩子,甚至打击孩子。

其结果,就是对立,就是叛逆。

其二,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狼来了”这种话,本身就是一种威胁,用在孩子身上,就是“威胁式教育”。它有效果吗?并没有。

家长要学会就事论事,而威胁式教育,是一种直接盖棺定论的做法。

前面说过,家长采用威胁式教育,往往也是迫不得已,被逼急了。那么,该如何纠正呢?

话说,这真是个大课题,需要家长先从基础做起。

第一,学会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注意,规则要由家长掌控,但需要孩子参与;孩子不参与,规则就难有效果。

第二,制定了规则,就要和善而坚定地执行。

注意两个要素,一是坚定,说到做到,不能含糊;二是和善,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情,坚定的同时,不能发火。

第一次“坚定而和善”一定很难,但如果没有第一次,你就前功尽弃,再好的规则,也成了废纸。

第三,为了让你和善而坚定,要学会改变自己。

没错,这更难,但大脑并非你想象的那样不可改变。不要被“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之类俗语误导。

只要你坚持练习,性情是可以改变的;关键要开始第一次,并坚持。

另外,练习很重要。你可以自己在卧室模拟几次孩子惹恼你之后的“温和”处理方式,大脑对这种模拟会产生适应性,神经元会建立新的通路,熟练之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就容易采用温和方式了。

高金国,网名高了高。小学毕业证得主,出了26本书。以“有趣”为第一要务,专注家庭教育。

壹点号高了高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散文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教育实习日记(看看这篇实习日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