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那人生最细腻的情感,或喃喃自语,或娓娓道来。
一首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
一首极美的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让你我陶醉其中,久久无言。
今天且随诗词君,一路流连在这诗词间,感受这岁月中最美的语言,最美的感情。
01
花开再美,怎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纳兰性德《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会留下多少惊艳的画面?当你初遇一见钟情的人,脑海里出现的是否是这句诗?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
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很多时候,初见,惊艳。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02
以蓦然一眼为始,以相伴一生为终。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先秦《诗经・击鼓》
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了古今多少人的愿望。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其实啊,人生在世,求什么呢,若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生死相随,这一生,也就够了。
我感觉应该是词,词是用来唱的,词开始创作的时候是为宫廷里面伴曲唱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歌词,相对于诗,词没有那么多限制,一个词牌可以用很多种情调写,所以更容易表达感情.歌是现代文体应该是曲,赋在两晋南北朝比较昌盛,但讲究辞藻华丽,但内容很空.表达情感很好的词如:李清照的,苏轼的(悼亡妻的),岳飞,柳永的,南唐后主李昱的很多词都是很好表达情感的!!
不少诗友问:怎样学习古典诗词?这里有什么诀窍吗?上一讲天涯游子吟兄已经讲了不少。我想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点体会。 一、打好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古典诗词打好基础十分重要。这个基础至少应当包括四个方面: 1、格律基础。首先要分清古典诗词不同的体裁,如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等等。然后要掌握他们在平仄、用韵、对仗、句式等方面的规律。在基本掌握格律要求的前提下,再进一步搞清律绝诗体与古风、乐府、歌行、骚体、诗经体乃至骈文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搞懂了诗的格律和平仄,词的格律也就好办了。依谱式去填就成了。初学者可以熟读或背诵《声律启蒙》、《龙文鞭影》以至于《千字文》等古人的蒙学读物。从中不但可以学到诗韵(平水韵)知识,还可以了解和学习到平仄对仗和了解一些成语典故。 2、古文基础。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对于古典诗词的创作和欣赏是非常必要的。《古文观止》是不可不读的。 3、现代汉语基础。古今语音、语法变化很大,要掌握现代语音语法知识才能更好的阅读理解古人的作品。 4、文字基础。中国的文字非常丰富。一个事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例如一个“红”色,就可以有红、赤、丹、朱、彤等等表达方式。掌握得多了,就可以运用自如,开拓自己的思路,增加选择的余地。 二、多读多想,博采众长。多读书绝无坏处。问题是不但要读,更要多思多想。多捉摸,人家这首诗、这句话、这个字好在哪里?有没有别的字句可以替代?力求做到读懂读透。 另外要用心从其他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例如很多人爱听相声,但大多听了以后哈哈一笑而过。其实,认真捉摸起来里面有很多东西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比如有一段相声叫《八扇屏》,里面的一个人对对子“风吹水面层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另一个人就批他:“有数对有数,无数对无数。应该是:风吹水面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这一来就可以记住对仗的一个原则了。 三、勤于练笔。就是要多写。前面说了要打好基础,多读多想。这并不是说等基础打好了,读书到胸藏万卷了,才可以去写诗。相反,多写多练才能体会更深,记忆更牢,进步更快。 练习的初期,摹仿是免不了的,如同学习书法要先从描红临帖开始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摹仿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大体说来是仿意、仿句、仿韵三种。仿意,就是仿照别人的诗意,另作一首;仿句,就是仿照别人遣词造句的方法,用到自己的诗篇当中去;仿韵,就是仿照别人作品的韵脚来写诗。我以为,前两种仿作,可以间有,但不可常为,以免落入前人窠臼而不自拔,待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应力避仿痕,独辟蹊径。唯独“仿韵”一法,是很可取的一种方法。选取一首古诗中所用的韵脚来练习写诗,就象诗人唱和中的“步韵”或“限韵”一样,这对于初学者掌握用韵的规律是很有好处的。 多写,并不是说见什么写什么,而是要在所听、所看、所思、所行当中,对其中的某个情节有所感悟的时候,抓住灵感闪现的那一瞬,把它记录下来。情无所动,硬憋是憋不出诗来的,至少是憋不出好诗来的。多写,也不要求一下子就完整成篇。古人就有所谓“诗囊”的典故,吟咏每得一佳句,便记下来放在囊中,以后再整理阐发成篇。 平时还可以给自己出些题目,作为基础训练。我觉得比较好的是对对子。在读书、做事闲暇之余,从书中抽出几字或者就眼前事物出个上联,然后自己去对。这个办法对加强平仄对仗的训练效果奇佳,各位不妨一试。 另外,多写并不一定非要写诗,别的文体也可以尝试一下。我特别建议大家试着写写文言文。例如很多人有写曰记的习惯,你不妨尝试着用文言来写。久而久之,对你提高古汉语水平和表达能力,丰富语言都会大有好处。 总之,勤写多练是掌握古典诗词规律,提高创作水平的最终的途径,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捷径可走。 四、不厌修改。多写是通过积累达到提高的过程,修改就是通过提炼达到提高的过程。古人 “推敲”故事和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我就不必多说了。在这里想强调的几点,一是作者要有一个虚心的态度。有的作者发帖子就怕别人批评,别人一说那里有缺点就火冒三丈。这种态度是很不可取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便是方家高手,也难免有失误之时,应该善于从不同意见中找出合理的成分,以利于自己的提高。当然,批评者本身应该出于善意和讲究分寸,这是另一个题目暂且不说了。二是,年深酒醇。创作中往往有这种情形:写作的时候感觉脑汁绞尽了,但还是不满意。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先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去看,也许就会有新的灵感。有时,当时写出来感觉很不错,需要过些时候才能看出毛病。所以不能急于求成。三是要有主见。诗词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意境等等是最有心得的,而评论者未必全能体会得到。因此对评论的观点、意见要进行分析、梳理,吸收其合理的成分,对一些误解或曲解,可以讨论,也可以看作对今后创作的一种提示,不要人云亦云。有所坚持,有所扬弃,才是修改作品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