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
忍辱,不同于奴颜婢膝的谄媚、屈辱和丧失人格,而是高尚难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肚量的人才能做到。
有退步时须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
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是修持,做事都达不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的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人,是不能担当任务和成就什么的。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设有人谤我、毁我,自惭无道,概不计较。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办事以尽心为有功。
赞谤由人,不必计较。谤可消业,何须烦恼?
凡事付之一笑,与人无所不容。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知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者便是。
口才是银,沉默是金。
谨言为修行之要。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宽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心事宜明,才华须藏。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现。
要养成敦厚正直的品格。敦厚故,隐恶扬善处处替人着想;正直故,急公好义,言所当言。
勿寻人小过而必究,勿乘人患难而相攻。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肯替别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势不可使劲尽,福不可使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气贵平和,情贵淡泊。
自己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有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以上均摘自《修心进德嘉言集》(慧玉居士选编,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赠),但愿对修身养性有所帮助。
。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太虚大师 先做人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
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戒贪欲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增一阿含经》 宽以待人,严以责己,进德修业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
事业无不成,至终无忧患。
--《善生经》 戒贪逸恶劳,要勇猛精进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
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
--《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好好孝养父母
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
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
--《无量寿经》 修习善语
布施及爱语,利行与同事,
如是四摄法,普摄诸世间。
--《阿?炒锬ゼ烀抛懵邸贰∑腥胁际铩⒗小⑼滤纳惴ǘ然谏?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优婆塞戒经》 报恩息怨
。。。。。
四弘誓:众生无边誓愿渡,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大家有时间看看《佛说八大人觉经》,非常好!。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
--《佛遗教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