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不甜?——雨果
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亲。——高尔基
3.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4.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父爱是
亲情像一碗白米饭,米饭的白色显示了亲情的凡而不俗,米饭的馨香则表现出亲情的纯洁与清新。尝一口似乎淡而无味,细细嚼来,一丝甜味慢慢在齿间萦绕。这碗饭品尝了十几年,就如父母给于的亲情让我享受了十几年,那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爱,滋润着我,哺育着我。
首先我们要明白,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我们都要懂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而不是包容庇护下的伤害。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我们都要努力去维护,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去讲我的观点。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考。
❤既要讲爱,也要讲理
俗话说,家是个讲爱的地方,不用讲理。但在我看来,不论亲情,爱情都要讲理。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会像我一样,每每在学校离放假还有几天的时候,都会欣喜万分,做梦都想着躺在家里的床上,还信誓旦旦的和舍友说着回去要好好看书,和爸妈唠嗑,学做饭给爸妈吃等等听起来多么“丰满的理想”。
回到家才十几天,就已经开始变得不耐烦。不做饭,偶尔看不下去妈妈的脸色才洗洗碗也就算了,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都处于躺尸的状态。遇到一点点爸爸妈妈做的不对的地方,大发雷霆,勃然大怒。
不知道你会不会像我一样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类似的场景,每每发完脾气总会觉得懊悔,恨不得把肠子悔青,但却一次次控制不住自己的循环往复,一次次地用言语或者行动伤害着最亲的人。
我二十年来脑海中积攒的所有狠话还有上火的情绪几乎都用来对付自己的爸妈了。因为我们没有不好意思,总是会觉得他们理所应当接受这些,就算他们再怎么生气,也不会离开。
长大后在外面脾气还好,一回到家仍然死性不改,脾气说上就上,动不动就向爸妈大吼大叫,没有耐心,对他们的关心感到不耐烦。但和他们大吼大叫完、顶完嘴后,又是特别恨自己把最坏的情绪发泄在最亲的家人身上。可是下一次,还是再犯,依旧老样子恶语相向。
现在虽然还会惹他们生气,但渐渐地知道收敛一些。爸妈因为爱我们,所以事事为我们着想,而我们只是觉得家人对自己很好,好到百分百放心即使自己做任何事情爸妈永远都会原谅,包容。在这种潜意识中,才会控制不住自然而然因为琐碎的关心与嘱咐而把最差的脾气流露给最亲近的人。
亲情确实是一种即使你糟蹋它蹂躏它,它还是会和以往一样给予你最温暖最真诚的呵护的一种感情。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理所应当去糟蹋它蹂躏它的理由和借口。
正因为家是个讲爱的地方,所以我们更得讲理,不能用我们的蛮横无理去糟蹋最亲的人给我们的最宽容的爱。我们更不能不顾及他们的感受,要知道伤人的话就像一把枪,不能把它对准别人,更何况是自己最亲的人。
有人说,人生就是做减法,见一面少一面,所以每一次相处都格外珍贵,都要好好珍惜。即使是和我们最亲的人。
不要等到亲人离我们而去才去反思自己的冲动行为,毕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更不要把最坏最丑陋的一面强塞给最亲近的人,不要把最差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
讲爱也讲理才是我们正确对待家和爱人的态度。
❤爱是付出,不是索取
“不要对一个人太好,否则有朝一日,你一定会心碎。”这样的话经常为不少人所苟同。是呀,如果那些付出,那些发自真心的“好”,最终石沉大海,没能得到回报,一定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无比屈辱。
曾经在感情里的我,也抱有这种腐朽的思想。所以没有恋爱的时侯,想要恋爱又害怕恋爱,害怕对方没有想象中那么爱自己,那么最后自己会吃不了兜着走;渐渐地说服自己一定会是例外,便开始接受一段新感情,又带着自己给自己捆绑的爱情思维,变成了想要付出又害怕付出,害怕得不到回报,最后自己心有余悸,也让对方在感情里呼吸不来。
再加上自己性格的倔强,玩各种小脾气,如果不是对方的一直坚持,否则早被人甩好几条街了。
为情所困的女生总会问,为什么我的心意他都看不到,不珍惜?
其实那只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以交换法则来看待感情。小心翼翼地给出一点“好”,然后等待着回应。可是,如果用“好”来做交易,永远都只能做成虐心的亏本生意。你累,你委屈,他又何尝不觉得冤枉呢。
因为想要索取,所以害怕失去对方,以达不到自己想要索取的目的;爱情里一开始的初衷就错了,那你担心的结局也终究会来。
最近经历了一场自认为比较大的感情挫折,当自己用极端的处理方式想要博得对方的注意与关心时,换来的却是差一点错失六年的感情。
两个人在一起,总会有先低头,先忍耐的一方,也会有一方是九头牛都拉不回的“倔驴”。而我偏偏是后者。其实对于感情,时间越久,真的无法用理智来控制。自己可以任性到不管不顾对方的感受,不择手段来想要对方的关心和爱护,最后用对方对自己的爱来刷自己的存在感,用伤害对方的方式来证明他是爱自己的。这或许就是爱情里最卑鄙的一种了。
我像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彼此互相在乎,应该在彼此身上寻求些什么,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关心,或许是十足的安全感。这也是理所应当。
也固执的以为你不可能爱一个像沙漠一样干涸的人,你希望得到的是爱护、关心和亲密。如果不是如此,那又为什么爱呢?而这种爱情应该就是一种畸形的爱情,所谓的寄生爱情。尼采曾谈到这种爱情的人,是活在爱中却不付出爱的生物。不是妄自菲薄,我曾经就是这样,将自己囿于自认为很安全的牢笼里,但仍然在不断的迷失自我,变成了自己曾厌恶的那种人。
法国女作家柯莱特说:“坏人是那些在爱情故事的一开始就不相信会长久的人”,曾经不相信会长久的坏人,最后却伤害惨重。而幸运的是,我明白了曾犯下的错误,再也不想要做被爱情捆绑的“坏人”。
爱情里,只有敢爱敢付出,最后即使结局不好也无悔不是吗?总好过怯怯懦懦一味索要榨取对方感情好一千倍一万倍。
亚里士多德曾说,爱情是两个高尚的人的相遇,他们善待彼此。想要爱他,想要好好珍惜,那就好好付出,不求回报的付出,终究会得到比你想象中还好的圆满结局。
所以,在感情里,要努力做一个真正向别人敞开心扉的好人,努力成为对方生活中的积极贡献。不要只关注我需要什么,而要懂得爱就是关怀。当你真正领会付出就是爱,还需要害怕某天他会离开吗。
❤ 所给的是对方所需的爱
之前很火的一部剧《我的前半生》里有这样一个情节,陈俊生要和罗子君离婚,唐晶去酱子用餐,问老卓为什么罗子君那么好陈俊生还要和她离婚,老卓只回答了一句,你看过克雷诺夫的杰米扬鱼汤吗?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回去看看。
其实这个寓言故事通俗的说就是,两个人都很好,但是你给的是他能接受的么?你给的是他所需要的吗?故事里的陈俊生需要的是每天能陪他分担工作分担忧愁的爱人,而那时的罗子君却是每天沉迷于美食购物的浪潮中的资深家庭主妇,当陈俊生满身疲惫的回到家时,还要再去应付她的一切猜疑与爱不爱我之类的无聊问题。
而那时的同事凌玲正好给了他罗子君给不了他的,也是他正需要的。哪怕仅仅是加班加到半夜的一杯咖啡,一句问候,也比罗子君给他的强得多。所以他才会铁定了心要和子君离婚,和一个看起来根本不是罗子君对手的农村妇女结婚。
因此,两个人在一起,不是盲目的付出,而是应该努力去关心他需要的是什么,你能给予他所需要的有多少。而不是当感情出现裂痕,自己只会一味的在想他为什么不爱我?他是不是变心了吗?他是不是有别的喜欢的人了?……
付出是你对待爱情应有的态度,而能够给予他所需要的这便是你们能够长久走下去的基础条件。给人所需,便让人感觉到你的重要性与不可代替性,最终他想不爱上你,想不依赖你,想离开你都难。
记住,有方向有需要的付出才会是雪中送炭,否则只会是雪上加霜。
❤写在最后
爱人最终也会变成我们的亲人,无论是亲人还是爱人,都是一辈子当中陪伴我们最久的人,如果真的想去爱他们,就不要作来作去,用我们自以为爱他们的方式最后伤害着他们逼迫着他们慢慢离开。最终还在自怨自艾着他们不理解自己爱他们的行为。用鼓励与希望去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用付出来去满足他们追求的快乐!
你尽管付出,结局不好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