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父母爱自己的子女胜过自己的生命,为他们的将来考虑得非常非常的深远和细致。
在我看来,天底下最感人最温馨最让人难忘的句子,就是《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这句放之四海皆准的话。其意说:父母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他的孩子做考虑。
故事说,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提出要赵威后长子长安君作人质的条件,赴威后最初怜爱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去作人质,后赴威后被触龙“你不让孩子去,国家都没有了,爱孩子有什么用。你让孩子去,等国家稳定了,他以后回来,还可能做国王”的话说服,很是感人,久嚼味浓。
现实生活中,不见几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成龙。常言道:虎毒尚不食子。孩子是父母一口饭一口水喂养大的,就是自己的心头肉,也是自己生命的延长。但当下的孩子,没有几个能体量父母之心,我行我素,大都难听父母之言。所以,才有“可怜天下父母心”之说,确实表达了父母的无奈。
有道是:“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才知父母心”。父母的良苦用心,多在儿女长大成人,为人父母之后,方知其苦心。但很多事,为时已晚,后悔不迭,跪哭苍天,因为父母那凭经历或苦难得来的经验,多被不懂事的儿女,付诸东流。
我们长大成人后,逐步理解老人的用心良苦,也悔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有违背父母的逆行,真有点“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苦痛。我真希望我的这个心愿,能被天下之子所理解。作为孩子,一定要多听父母的话,一定要多理解父母,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之恩,大爱无边。三国时的皇帝刘备至死,还要托孤诸葛亮辅助好儿皇阿斗,何况平民百姓怎么不“想来世呀想心甘”的想自家的儿女。新时期,我们提倡新的家风和新的道德风尚,不求过去那种扇枕温衾、恣蚊饱血、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的回报,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子孝父心宽的环境还是必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是描写中国父母对子女关爱的。可以说,每一位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生存、生活、发展等,都有美好的期盼,也都会在培育中投入精力。您问的这句话,本人认为,可视为“双刃剑”。爱得得当,分寸适宜,适度规划,精心培育,有利于孩子身体身心健康,有利于孩子成人成才,可谓真爱或“爱之深”;反则,就是溺爱,父母包办得越多,规划得越深远,越不利于孩子成长进步,乃至独立生活。
有人提问我来写,
平台不推没关系。
历史文化必传承,
现代诗词不压韵。
诗曰:呜呼
吾我生性,道德纯全。
教养儿辈,辛苦万千。
方期寿孝,孝养百年。
胡为一疾,尘世忽捐。
音容何适,欲见无缘。
使我弟妹,肠断阴涟。
天长地欠,抱恨绵绵。
父其有灵,签此微筵。
[原创回答]
今天好想大哭一场,哭离开我们一周年的爸爸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语录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如何理解“父母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