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收集在《增广贤文》中: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报慈母惊。
意思是打虎时亲兄弟齐心协力,上阵打仗时,只有父子同时上阵才能打胜仗。
家人团结一心,共赴患难啊!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意思原指两人的感情像兄弟、父子一样的亲。做危险、困难的事情时要团结一致、通力合作,把事情做到最好。
打虎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
打虎强调的是配合信任,
上阵强调的是服从指挥。
老虎是野兽。在古代,算是最凶猛的野兽了。打老虎在古代是很危险的事情,需要玩命,需要配合信任,所以亲兄弟作为互相熟悉的人,配合信任是最合适的。
上阵打仗,需要统兵的了解自己的属下,属下要完全服从上级的命令。父子兵这个兵字不能理解为普通士兵,应该是军人军队的一种称呼,理解为统兵的是父亲,属下是儿子这种,例如杨家将,这样统兵的大帅对自己属下是最了解的(知子莫若父),发出的命令是最能够保证执行的。
知子莫若父”的意思
莫:没有。若:像。最了解儿子的是父亲
释义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出处 《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用 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指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
典故。春秋时,越国宰相范蠡li的二儿子在楚国杀子人,被楚国判了死刑,决定秋后处决,范蠡闻讯,急忙准备了千两黄金和一封书信,叫小儿子到楚国请他的结拜兄长——楚国宰相帮忙。
大儿子听到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就问父亲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让他去。范蠡对他说:“如果派你去,你二弟必死疑;只须小弟去了才能救活你二弟。”大儿子一听更不服气了:“
同样有礼物,有书信,为什么我就办不成?”范蠡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去,临行嘱咐他无论事情能否办成,礼物千万都不要带回来。长子刚一起身,范蠡就叫小儿子买了一口棺材,随后到楚国去接他二哥的尸体回来。
范蠡的长子到楚国后,急忙拜见了宰相,呈上了礼物和书信。第二天,宰相便以楚国将有天灾为借口,上奏楚王释放在押的死囚,以免除灾难。楚王听后便下旨大赦天下。范蠡的大儿子听说弟弟已经获释,心想:何必白白丢掉这千两黄金,便又回到宰相那里取回千两黄金。楚国宰相非常恼怒,于是又对楚王说:“大王大赦天下,本为消灾,岂料有人说我受了范蠡的贿赂,为了范蠡的儿子才提议大赦。如果放了他民愤难平。”楚王听了,就下令斩了范蠡的儿子,等到人头落地的时候,范蠡小儿子运的棺材正好赶到。
范蠡为何能料事如神呢?原来,他的长子是在贫困时期出生的。从小历尽艰辛,深知钱财得来不易,而小儿子却是他发达后出生的,向来挥金如土,对千两黄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所以他知道大儿子一定办不成这件事。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故事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关于“亲情”的故事 典故 古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