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两千多年前,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了国外。
流亡途中,重耳一行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东西,饿得头昏眼花,全身无力。随臣介子推偷偷个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送给重耳,重耳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问:“这是哪来的肉?”介子推把真实情况告诉他。
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你这样待我,我日后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与重心长的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晋文公。他念着介子推的好处,想封他做个大官。于是,他几次派人去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做官,都一一回绝了。晋文公又亲自上门去请,可是到了介子推家,只见大门紧锁。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亲躲到山里去了。
晋文公派人前去寻找。可是荒山野岭找一个人哪儿那么容易呀!有个大臣献计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介子推肯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同意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去不见介子推出来。
大火熄灭后,人们进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坐在一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已经死了。晋文公见状,放声痛哭。当他派人来安葬介子推的时候,发现老柳树的树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们走到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之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一直把晋文公的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十分怀念。每逢清明节,大家都要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的,清明节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清明雨上,那绵绵的雨,蒙蒙的雨,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
人们常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那一层薄薄的雾,那一阵绵绵的雨,确乎能引起我们的忧愁,确乎能让人倍感凄凉。
早上,乳白色的雾笼罩着大地,盖过了天空,人们都去扫墓,山路上都堵了车,而那淅淅沥沥的雨却也一整天萦绕于心,扪心自问,清明时节,有多少人能想起为我们牺牲的人?扪心自问,清明时节,有多少人尽享荣华富贵,却对祖先的墓无动于衷?又有多少人能在雾笼罩下,在雨中沉痛哀悼、流泪?
这山路的堵车不能象征我们的蒸蒸日上吗?但是,生活蒸蒸日上的我们能去为烈士默哀吗?他们能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榜样吗?如果我们做到祖国将是何等的繁荣,世界将是何等太平!他们,有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的像雷锋一样为人民服务,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保存着清明扫墓的传统,人们恭恭敬敬地为自己的祖先呈上食物,恭恭敬敬地把墓边的垃圾清扫干净,我认为这是一种承诺一种对祖先的承诺,在死去的祖先面前,承诺自己多行善,不行恶,承诺自己当助人为乐!每一次的清扫坟墓,也是在清扫着我们的心,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
清明,意味着春将至。我现在还是忘不了革命先烈李大钊是在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的!同样是春日,为何在1927年却倍感凄凉?因为,我是为人民服务的,他是人民骄傲,他视死如归和坚守党的秘密的精神让我们钦佩!
这样的伟大,怎能早早地逝去?这样的伟人,怎能早早地毫无怨言地被凶残的敌人残害致死?当大家准备劫狱时,是他说出了坚劲有力的“不”字,这样的伟人为何早已逝去?如果世界少了硝烟,如果世界充满和平与爱,就不会酿成这么多的悲剧!
第二天我醒来,雨停了,雾也渐渐地隐去了,遐想便慢慢离去……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故事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清明节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