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情感新闻

学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后以如何面对历史为主题的高一作文

怎么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至少有三种教材,都选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可见它的典范性是公认的。笔者比较了三种教材课后练习(练习的名称各不相同)的主要问题,一种问它为什么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一种问读了之后感到什么,想到什么;一种问作者一面说“奥斯为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面又以此为题写了这篇报道,其意图是什么。
这三个不同的问题,恰是三种不同的取向:第一种是写作的,也可以是新闻知识的;第二种是人文的,亦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第三种也像是写作的,但落到了标题语句上,就接榫到了阅读。当然它们都是从文本出发,回答都应该结合课文,但结合的程度以第三种为最贴紧,在教学上也不容易偏离“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训练的主线。
笔者无意在这里评价教材的优劣,只是想到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怎样更多地考虑利用课文的语言元素,这也是笔者一直在琢磨的“从形式入手”以达到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问题。
那么,这篇新闻新奇独特的标题该如何理解?“没有什么新闻”究竟包含什么意思呢?
就奥斯维辛集中营来说,的确没有发生什么事,无新闻可报道;每天有许多人前来参观,能算是新闻吗?不能算。说是“没有什么新闻”是真实的。可是这“没有新闻”却使记者感觉到“最可怕”(一种教材版本用的是“最令人毛骨悚然”):“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草地上……还有儿童追逐游戏”,为什么这样的美景,会像“一场噩梦”般使记者害怕?为什么他会觉得那些景象本来都“不该有”?文章里说的明白,“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也就是说,这里本应该永远保留着历史的原状,应该永远是一片黑暗、冷凄、荒凉,让人们不断做痛苦的记忆。然而今天的布热金卡,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是否表明,在生活在阳光下,人们早已遗忘了灾难的曾经存在?已经“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会不会逐渐消失在人们记忆的视线中?文章所说的使命感和“不安的心情”,正是来自心理和现实的强烈反差。所以新闻一开头,记者就极其鲜明地用“可怕的颠倒”的事实对照抓住读者,这是很有特色的。
笔者因此很快联想到了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的那几句话——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笔者还进而想到的是,“没有新闻”这句话,是不是应该还原到历史?也就是说,奥斯维辛是曾经有新闻的,那就是众所周知的纳粹大屠杀的骇人罪行。时光流逝,那些罪行久已罗列展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杀人工厂”的现场旧址,14年已经过去,但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或见证,或纪念,或向死难者致敬。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4年前的那一段历史是历久弥新!从那些参观者亲眼目睹了场景实物而流露的,惊骇和伤痛,尤其是那幅栩栩如生的照片,照片上一双双向你逼视的目光,那二十多岁姑娘温和的微笑,……不是令人感到暴行仿佛就在眼前,血迹依然浓鲜?因此对他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历史陈迹,而是眼前活生生的现实,是刚刚发生的新闻!说是“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这里海一天都在重现历史,都在播放新闻。因为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的暴行刻骨难忘,是世世代代人们永远鲜活的教材。那么,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可每天来到这里的人们,却留住了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奥斯维辛不是没有新闻,它天天都在重现历史镜头,时时刻刻都把战争的血腥罪恶和人类的痛苦灾难,呈现在人们眼前,刻写在人们的心头,它天天有新闻。
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一面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又写了一篇出色的新闻的原因,正是它突破了传统新闻报道的窠臼,超越了陈旧的规范,从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全部奥秘。
以上的解读,不是也已经同时回答了三种教材的提问了吗?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学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后以如何面对历史为主题的高一作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质课教案
« 上一篇 2023-01-26 23:46:34
奥斯维辛并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下一篇 » 2023-01-26 23: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