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曾在单位宣传部从事过宣传工作,在众多报刊上与文朋诗友作过“邻居”。在此,浅谈一下自己从事新闻写作、宣传报道的方法、技巧,以飨网友:
一是“吃透”两头,培养自己对新闻文稿的宏观把握能力。所谓两头,一是指上头,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经济形势以及报刊每时间段所要宣传报道的要点、重点,编辑用稿的意向和要求等;另一头是指下头,即我们新闻工作者所身处的社会基层。只有充分熟悉了上头的报道要点和侧重点,下头所发生的事件详细动态、过程,我们才有可能从身边的社会环境抓到有价值的“活鱼”,才能深入挖掘,不落俗套地写出有新意的新闻稿件,才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
最初学写新闻时,我就曾吃过对题材宏观把握不好这个亏,不重视研究报纸的栏目,到基层采访到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人和事就埋头猛写一气,成稿后也不仔细斟酌就急急投往报社,结果稿件被编辑部老师“毙”了不少。后来细细分析,原来问题就出在自己对题材挖掘不深,没有从宏观上把握好新闻的由头,使稿件显得平庸、一般化。再从报纸上学习新闻同行报道同样题材的新闻稿件,从中作些横向比较后,自己就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别人写的新闻稿件不但宏观把握得好,而且报道角度选得巧,标题用得妙,导语也写得比较精当,通篇稿件文字表达极其精炼,极少有赘述的“败笔”。这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二是“磨亮”自己的“新闻眼”,培养自己的新闻捕捉能力。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有各自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式方法和习惯。而新闻的体裁和写法无非就是那么几种,我们要想从表面上看来极平凡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去敏锐地洞察到具有新闻价值的题材,并迅速地把它报道出来,要时时不忘做一个观察事物的“有心人”,“磨亮”自己的“新闻眼”。
在这里,我所说的“新闻眼”是指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敏锐感觉和认识能力。很多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往往由于我们捕捉新闻的能力不高,而挖掘不出来,待他人写出同样的题材后才恍然大悟:这个题材我早就想到了,手头也有一条好新闻的信息呢?即使写出了稿件,也是步别人的后尘,如果立意不新,加上预测性和时效性等因素,自然稿件就很难得到编辑老师的认可和青睐。这一现象值得思考。
三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想写出有一定质量和份量的新闻稿件,一般来说,除了具备宏观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新闻捕捉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新闻稿和散文稿文字表达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从本质上来说,它们不是一个体系里的文体,一种是新闻性的,另一种是文学性的。我在初学写新闻稿时就曾犯过刻意追求辞章华美的错误,总觉得新闻的文体读起来不那么优美,是一种实打实的枯躁乏味的人和事的再现。虽然,新闻稿也不排斥文字表达上的美感,搞一点具有新意的路数,但这毕竟跟新闻工作者各自的文字驾驭能力有关。
我本人初学新闻写作“道行”浅,所以,在文字表达上往往不尽人意。例如,从报社编辑老师帮我修改、润色刊发的新闻稿件中,我认真对比、总结,将其中的一些字句与我的原稿件逐字逐句对比分析后,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新闻稿件文字表达的重要性。比如说,有时一句话换一种说法,或增加或删减几个字,这句话所表达出来的效果就会有较大的变化,言简意赅文意突变,增色许多。因此,我认为,新闻工作者要写好新闻稿件,想用文字语言艺术最准确地表达出我们所要报道的新闻,必须在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上下大功夫。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写好一篇新闻报道稿有哪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