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位于四川第二大城市 绵阳周边 约四、五拾公里,又名“李白故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江油市是省辖县级市,绵阳市代管,市府驻中坝镇,地跨涪江两岸。江油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设郡,后改江油县。[东汉]设置的德阳县,以后历经演变,到隋初县境分置阴平、昌隆2县。以后又几经演变,至[南宋]时江油县治迁入县境后,分置江油、彰明2县。相沿至1958年两县合并为江彰县,1959年更名江油县。1988年撤销江油县设江油市。1935年红四方面军驻县时,曾分设过济时、重华、彰明3县和中坝市。1988-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油市。有白龙宫、佛爷洞、观雾山、 海灯武馆 、窦圌山等 旅游胜地 。著名人物有有王佑木、李白、海灯法师。在5.12地震中著名风景区窦圌山遭到部分损毁。
江油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设郡,后改江油县。东汉设置的德阳县,以后历经演变,到隋初县境分置阴平、昌隆2县。以后又几经演变,至南宋时江油县治迁入县境后,分置江油、彰明2县。1935年红四方面军驻县时,曾分设过济时、重华、彰明3县和中坝镇。1940年8月,为适应抗战需要,统一行政区划,撤销联保改为乡镇,撤并部分保、甲。全县仍分为3个区,原24个联保改为4个镇17个乡,原492个保撤并为295个保,原4920个甲撤并为3156个甲。时为区、乡(镇)、保、甲四级制。与江油相邻的彰明县,当年也在按省政府指令调整县以下行区划,撤销区的建制,由县政府直辖联保(当时彰明是全省最小的一个县,面积仅600多平方千米)。1950-1955年,先后7次调整行政区划。至1955年,全县分设5个区(县的派出机构)、2个镇、32个乡、284个村、10个居民委员会,约3000个村(居)民小组。1958年江油、彰明两县合并为江彰县。1958年秋,彰明县并入江油县,全县分设为9个区、40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361个管理区、1588个生产小队。1959年复改江油县。1984年后,江油县(市)多次进行撤区并乡建镇工作。1997年,全市面积2719.3平方千米,人口85万,辖4街道20镇21乡,市政府驻中坝镇。1988年撤县设市。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油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油市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2000年,江油市辖4个街道、20个镇、21个乡:长钢街道、武都长钢街道、含增长钢街道、华平街道、中坝镇、三合镇、太平镇、含增镇、青莲镇、彰明镇、龙凤镇、武都镇、大康镇、新安镇、战旗镇、双河镇、永胜镇、小溪坝镇、重华镇、河口镇、厚坝镇、二郎庙镇、马角坝镇、雁门镇、九岭镇、西屏乡、方水乡、八一乡、香水乡、大堰乡、东兴乡、北城乡、义新乡、贯山乡、新春乡、新兴乡、东安乡、文胜乡、铜星乡、重兴乡、云集乡、石元乡、敬元乡、六合乡、枫顺乡。有彝族、藏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3年12月8日,江油市北城乡政府驻地由白石村一组迁至白衣村九组天竹山。2004年,江油市辖4个街道、21个镇、19个乡[1] 2015年,江油市辖4个街道、26个镇、14个乡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四川江油是地级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