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电话里说,“你姥姥就是最后这些天了。”
我立刻心神散了。这些年我最害怕的一劫要来临了。
我最爱的亲人之一,童年的温暖记忆,带我长大的姥姥,现在这一世的最后时光。
写这篇文章时,我在准备回家乡。这一篇的主题,是亲人。
今天头一次说说我和爸妈的故事。
我妈说,从前我是只小白兔,自从上路旅行之后,我变成了一匹脱缰野马。
他们俩都是在传统体制内工作一辈子的人。
我选的“环球旅行者/Storyteller”,在他们的世界里,之前是完全不存在的。
告别稳定,永不回头。
这给他们的生活和期待带来了巨大的落差。
如果没有追梦这件事情,我可能还是从小那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很大概率过着跟同龄人一样的“步入正轨”的生活。
于是我逐渐成为了他们有些难以解释的事。当有人问起你女儿工作在哪儿高就?银行?国企?公务员?大公司?
他们会支支吾吾地回答,“她,她,在玩。”……
我和爸妈之间的沟通也开始受到影响。
从前我喜欢给家里打电话。有时能聊好几个小时。
但在我上路的这几年里,我总会在打车去机场的那段路上,才给家里拨一个电话。说,“我下周去关岛了,下周去非洲了,马上登机了。放心吧。”
就挂了,因为我不想去放大他们担心的部分。
有时候谈到严肃的话题,比如是否要回家乡,是否应该结婚,我们甚至会有些不开心和火药味。
有那么一两年,我对于过年回家探亲这件事,非常有心理压力。春节期间需要出差天寒地冻路遥远的苦项目,我一咬牙也答应过几回。
我不知道该怎么坐在热热闹闹的一家人面前,跟他们解释。我真的好不容易靠自己找到了喜欢做的工作。
我为什么要自讨苦吃一直漂泊奔赴那么多地方?为什么曾经给父母脸上带来光彩的优秀女儿,现在做着“不务正业”的事情?
在路上的日子,我自然是快乐自由的。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里说。
但也有遗憾。我看过的那些良辰美景,抵达的那些远方,没什么机会跟亲人分享。
我从擅长的图文写作,到开始拍摄一些小视频,也是希望在乎的人,也能够对我看到的风景「身临其境」。
但他们从来没跟我提过,要一起上路这件事儿。
我说过几次,都被“有啥好玩儿的”、“出去太麻烦了”而作罢。
直到有一天我妈腿部意外受伤,在家里静卧了几个月,足不出户。
她第一次非常害怕地开始思考:如果以后她年纪越来越大了,腿脚不方便了,不能爬山不能出远门了,那会产生多少遗憾?
终于想通了, “趁还走得动,我们一起上路看看?”
于是我的探亲换了一种方式——和家人在路上团聚。
- 出发前我非常担心。担心我喜欢的旅行方式,像当地人一样自由体验的风格,他们不习惯。
- 担心我的审美选出的民宿和酒店,他们觉得很浪费。 我喜欢吃的国外食物,他们吃不惯。
- 担心旅途中发生的不确定,会扫兴。我甚至设想过如果吵架了,该如何收场。
但没想到他们渐入佳境。我的忐忑逐渐消失。
我妈悄悄地对我说了一句,“我很久没看到你爸爸这么开心了,他竟然在大笑耶。在家我们每天就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他真的很喜欢旅行呀。”
每一次推开新民宿/酒店的门,我都等待着他们惊喜地感叹“哇,这也太好了吧!“
在路上的日子,我们每天在一起吃早餐。他们去附近的菜市场或超市买来蔬菜水果,回来蒸米饭,烧鱼煮虾。
我爸在别墅院子的游泳池里游泳,我才发现他游泳这么好。他说他小时候跳进河里游,被我爷爷奶奶抓住就是一顿暴打。 以后游的很少。他还教我游,我妈帮我们在旁边拍视频。
晚上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夜市。因为是热带的食物,和家乡西北的小吃完全不一样,他俩像小孩一样吃的很开心。
我们去当地人推荐的好玩的地方。
体验泼水节,逛小镇市集,在雪山下吃暖暖的烤炉和火锅。
我上路需要拍摄,这几年一直背着很重的双肩背包,里面有相机设备和电脑,有十几公斤,已经背习惯了。
有一天我爸突然把我的包取下来,说“以后你就采访,拍,爸爸给你当助理。”我没吭声,但心里是感动的。
我妈一直有“上路恐惧症”,她担心自己晕车、晕船,晕飞机,担心自己不适应旅途变化。
但她真的上路以后,完全是开挂了一样地突破舒适区。最开始一百个不情愿,品尝后却也爱得无法自拔。
旅行也把她的自信激发了出来,她笑盈盈地说,“你真是拯救了我。我再也不害怕了。”
我这个摄影师,也可以给妈妈拍几张好看的旅行照片了。
我爸说,“原来你的工作这么有意思,你知道嘛,我年轻的时候也想做这样一份工作。“
我惊呆了,因为这么多年,他的理念都如山一样固执,永远念叨着“这个世界上公务员才是最好的工作呀。”
我和爸妈的关系,在旅行当中,重新改善,重新连接。
在我离开家乡的这些时日,我在用力寻找我的世界。他们其实也进化成了更好的人。
在旅行的相处中,我看清了自己性格的来源。
- 那些浪漫和柔软,其实是来自我那个看上去像钢铁一样严肃认真的爸爸。
- 那些幽默和灵感,来自于开心果可爱的妈妈。
- 那些心软、细碎、有点对外面世界的不自信,同样能在他们俩身上找出影子。
但我多年后看到了这些,我重新接纳了自己,接纳了我的父母,我的原生家庭。
他们不再按自己的标准界定我,而是明白了我的独立,成全我。
他们懂得了我这几年的跋涉的乐趣,坚持的乐趣。选择这份工作的重要,可遇不可求。
我们每天放声大笑,在路上畅所欲言。
不再是以前过年回家时,各怀心事想要说服对方,相对无言的尴尬了。
妈妈过生日那天,我给她写了一封信:
这些天我总会想起姥姥。我有好多的遗憾,我没有带姥姥去看过海,去看过北京。
我们总以为还有时间,但其实生命从不等候。
有些已经来不及了,有些趁还来得及。
我们一家人一起上路。不在乎去哪里,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这就是我的新探亲时代。
ps:写在最后写这篇文章时,我看到五年前写的一段文字: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和爸妈一起旅行是什么体验?当两代人相遇,有哪些令人感动、令人恍然大悟、令人泪奔的旅途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