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国家生物科技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国现在有双向情感障碍(一类)大约占人口 0.06%, 有双向情感障碍(二类)大约占人口 0.04% ;
根据CNN的一篇文章报道: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占世界人口总数大约2.4%;美国的双向情感障碍人口比例最高,占人口4.4%。
国家生物科技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CNN
靠谱,情感专家可以给你情感上的建议。他们是专门学习情感的,对情感研究的比较透彻,见的情感纠纷事例比较多,解决办法就多。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有时候我们真的很迷茫,需要情感专家的理性分析。
“焦虑”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情绪体验。这从我们经常看到的网络流行语中就可以感受到。如流行于校园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压力山大”,“青春不易,幸福能如约而至吗?”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对于今后生活,就业,前途的焦虑;
还记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句话吗?让我们感到了信任的脆弱、人情的易变,让诸多本应坚固牢靠的关系烟消云散,让多年的努力和奋斗付诸东流,那是公众对社会“规则”的焦虑。
“被就业”、“被增长”是公众对权力的焦虑,“hold住”折射了人们对情感的焦虑。
在这种全民焦虑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人都难逃焦虑情绪的困扰。它是当今社会一种最常见的情绪状态,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绪反应。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但当焦虑情绪日渐严重,持续延长而影响人的平日作息时,焦虑情绪就会演变为焦虑症。
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在15-59岁人口中,焦虑症的患病率为1.48‰: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6.7%,居第四位。其城乡患病率相近。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国外,一般居民焦虑症的患病率为4.7‰,精神科患者中,本病占6—27%。据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流行学划区调查,惊恐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5%。焦虑症的发病大多在16-40岁,女性多于男性。
从以上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患焦虑症的几率比男性大,都说男人压力大,按理说,男人更容易患焦虑症,可实际临床上女性焦虑症患者要远远多于男性。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发现,女性焦虑症的发病率大概是男性的两倍,尤其在18~33岁的女性中更为多见。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和推理认为这个结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荷尔蒙波动、脑化学到后天教育和同理心,这些原因均包含在内。
首先是“角色”的生理因素:
耶鲁大学心理系的苏珊·诺伦·霍克西玛博士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女性往往倾向于对别人的幸福负责,尤其对孩子和丈夫。这种“责任感”对女性来说更像是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因为总有些事情是她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同时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詹森·莫泽的一项研究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当女性犯错误时,她们的大脑会产生一个比男性更异常活跃的“糟糕”信号来提醒她们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女性的焦虑便与这个信号有关。这个信号其实就是 “错误相关负波”(英文简称ERN)。 当你担心的越多时,你的ERN值就越大。同为焦虑症患者的男性和女性处于相同情况时,女性患者产生的ERN值远远大于男性患者。
再者,女性往往属于易激动体质类型,对新奇和压抑都感到害怕,而这样的体质特点往往容易患焦虑症。
心理特点:
女性的心理特点与男性不同。从心理特点看,通常女性对长相、工作和婚姻比男性要求更高,容易感到担忧。并且喜欢冥思苦想,如一件事是否做得对,并设想出可能的最坏后果。
父母的教育方式
在儿童期,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要求孩子顺从、听话,而未能真正关心孩子内心的需要。这种内在需求使得孩子处于自我意志与父母管教长期相悖的矛盾中,使得孩子长大后容易产生焦虑。
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过度保护,对女孩子影响更大。因此,长大后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这种儿时的印象会强烈地反射出来,使得成年女性更容易发生焦虑。
社会因素
社会往往把女性纳入弱势群体,这种保护使得大部分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而这种从属地位也往往决定了她们的生活方式和考虑问题的方式,即容易缺乏安全感,为生活担心。
社会评价对女性的传统要求,使女性在婚姻家庭,人际交往中受限更多。
与抑郁症一样,焦虑症也有“重女轻男”的倾向,因此一直以来,女性焦虑症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女性无疑是个特殊群体,一生中要担负工作、孕育、哺乳等多项重任,产生焦虑情绪的几率也就水涨船高。那么作为女性的家人,尤其是丈夫,一定要特别关注家里女性的精神心理健康,必要的时候帮助她们找到专业人士疏导或去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当然,焦虑症还与个人特性有关,还可能与平时个人的生活习惯及生活压力有关,因此广大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心理健康,学会给自己减压,经常保持好的心情,这对预防焦虑症很有帮助。
虽然女性焦虑症患者多于男性,但据我的工作经验来看,男性的焦虑情绪体验可能会比女性更强烈,这也和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生理特点息息相关,所以,大家都要关注精神心理健康。
我也来提个问题,大家一起探讨:怎样才能活得更洒脱更快乐呢?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双向情感障碍占人口比例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