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情感新闻

谁知道有趣味性的新闻(⊙_⊙)?

无聊..你搜索大旗网

新闻世俗化与“意义真实” 纵观时下的新闻传播,世俗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新闻世俗化,即热衷于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态”,努力在普通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境遇中挖掘戏剧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努力在“名人显要”的传奇人生里,搜寻有关“柴米油盐”的感性生存体验。但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新闻世俗化的二重性,即它既可能拓展报道对象的意义空间,也可能疏于思想深度的探寻;既可能使新闻进一步“贴近真实的生活”,也可能因为降低应有的品质与格调而使新闻“远离时代的面貌”,丧失“意义真实”。 结合新闻传播实践,我们把世俗化的表现概括为报道理念的平民化、叙事策略的个人化以及再现方式的亲和性三个方面。 首先,报道理念的平民化。报道理念的平民化是以平民为主体,以平民为主角,“不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由老百姓自己来讲述”,①多层次挖掘、多角度展示平民英雄的个性化风采。它全然有别于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宣传———引证”,而是构建信息获知基础上的多元化的公共话语平台,实现公共话语的“众声喧哗”。 这种平民化的报道理念,集中鲜明体现在典型报道,尤其是先进人物报道的渐次变化中。穿行于典型报道的人物长廊,我们能真切地发现作为“活化了的时代精神、社会规范或政治主张”②的先进人物不断回归本色的轨迹。其中,最能体现平民报道理念的,莫过于“感动中国”的平民英雄。 “感动中国”展现的是平民英雄的“群像”。这“群像”一方面体现为衡阳消防兵、中国女排、青藏铁路建设者等集体形象,一方面体现为个体形象身份构成的多样性:科学家、教授、军人、医生、明星、学生……据统计,在2003———2005年感动中国入选人物中,袁隆平、钟南山等知识分子所占比例为23%;任长霞、牛玉儒等政府公务员所占比例为20%;成龙、刘翔等文体工作者所占比例为17%;徐本禹、洪战辉等普通群众所占比例为23%;杨利伟、杨业功等军人、公安干警所占比例为13%,此外还有国际人士日本律师尾山宏,所占比例为3%。 这种多样化的个体形象,恰好是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现实的写真。尤其是徐本禹、洪战辉等普通群众亮相于感动中国的舞台,成为媒体聚光镜的焦点,表明了普通人不再是边缘化的、无足轻重的旁观者,而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剧中人”。 平民英雄突破了“单向度”的真实,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所谓“单向度”的真实,即某一侧面的真实、片面的真实。它是以传者为本位,为了实现宣传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对丰富复杂的报道对象的单侧面的聚焦与强化。或者说,它是对典型人物的“类”属性和群体属性的过分的肯定和过高的评价。人是类性、群体性、个体性等三重属性的矛盾符合体。③其中,类性是有别于动物的适用于所有人类个体的共性;群体性由类性分解而来,体现为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地域环境等方面的社会差异性;而个体性则是基于群体性的再次分解,是由出身、教养、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所制约的特点鲜明的“这一个”。如果对典型人物的“类”属性和群体属性作过分的肯定和过高的评价,则意味着对个体性的忽视甚至是贬抑。雷锋成为“道德楷模”,成为令人仰视的可望而不可及的“道德高峰”,除了他自身对真善美的追求,单侧面的聚焦与强化以及“剧场假相”的以善伤真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感动中国的平民英雄,突破了这种“理想型人格”的单向度的真实,丰富、拓展了典型人物的内涵和空间,超越了政治话语系统中的“公”与“私”的二元对立,体现出精神品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其次,叙事策略的个人化。新闻是叙事学,新闻叙事策略正逐渐走出单一的“宏大叙事”而趋向于个人化即“私人叙事”。 “宏大叙事”视点高,视野广,它以群体抽象为基础,全景式地展现社会、时代的风云变幻;而与“宏大叙事”具有对应关系的“私人叙事”,则是变高视角、仰视角为低视角、平视角,它以个体经验为基础,聚焦于个性化的生存体验。 事件和人物始终是新闻传播所关注的两个基本点。“新闻是‘事学’”,⑤但“新闻从不问津同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实。……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⑥ 新闻叙事策略转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关注事件到关注人物的重心偏移。其中,对事件的关注,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由关注过程转向关注细节。对人物的关注,由关注群体转向关注个体;由关注社会精英转向关注普通百姓;由关注衣食住行转向关注喜怒哀乐;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正在逐渐被见事又见人、见人又见心所取代。 新闻叙事不光是“符号化”的过程,也是“意义化”的过程。同样,叙事策略的变化不光是焦点和视角的变化,也是传播价值诉求的变化。只不过这种意义的建构、这种价值诉求的变化,通常说来是了无痕迹的,是隐而不显的。 “宏大叙事”彰显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现出具有高度“集权性”的“一元化报道模式”⑦的特征。“宏大叙事”居于强势地位,就意味着“私人叙事”被遮蔽、被忽略。而“私人叙事”的缺席,则意味着“个人”的失语。 “个人”不再是“叙事者”,而只是“被叙事者”,也就是由叙事的主体沦为叙事的客体、叙事的对象。“个人”一旦成为叙事的对象,就不可避免地丧失其自身的自在性,而只能成为受动的、屈从的对象性存在。从“个人”的角度讲,这是身份感和归属感失落后的精神家园的迷失;从叙事文本的角度说,这是富有个性棱角的鲜活记忆丧失后“宏大”外表掩饰不住的空洞、抽象和残缺。 新闻传播逐渐走出单一的“宏大叙事”而趋向于“私人叙事”,除了搭建起“老百姓讲述老百姓故事”的舞台;也使“明天的历史”不至于因为缺少细节而失去真实性、完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叙事策略的这种转化,使新闻具有世俗化的感性色彩。 再次,再现方式的亲和性。新闻亲和性是在“传通”基础上,为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而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所体现的喜闻乐见的程度。报道理念的平民化、叙事策略的个人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打造着新闻的亲和力。这里主要通过再现方式的亲和性来透视新闻世俗化的景观。 为克服“八股调、说教味、宣传腔”以及由此带来的新闻“僵(硬)”、“松(散)”、“空(洞)”等弊病,⑧采用富有个性的、浸润着情感色彩的“故事化”的表达,已经成为时下新闻传播的一种自觉追求。“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⑨“记者应该尽量在写作中,追求新闻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戏剧化……”新闻写作要具有“小说家的叙述技巧”。⑩ 趣味性和吸引力是故事化的内涵,也是故事化的追求。要实现“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势必要对新闻事件中所蕴涵着的娱乐元素进行聚焦和强化,以突出新闻的人情味和可读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闻故事化与当今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浪潮,具有“剪不断”的密切关系。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娱乐化的时尚外衣,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娱乐化的填加剂。所谓新闻娱乐化,即淡化理性,“戏说”、“演绎”,着力构筑休闲性的“奇观化”的“观赏世界”。 对新闻事件中所蕴涵着的娱乐性的信息资源作过度的开发,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这在时下的新闻传播中并不鲜见。比如:对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霍金的服饰打扮、饮食起居的片面关注;对“两会”期间影视明星花絮趣闻的过分偏爱;对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秀车技”、夫人劳拉“品水饺”的津津乐道;对“杨翁恋”年龄差异的不无惊喜的“窥视”以及“花甲老人抱得美人归”的独特诠释,甚至是对印度洋海啸和俄罗斯人质事件等天灾人祸的轻佻戏谑的解读……它所展示的是一个“祛魅”的世俗化的活色生香的“世界图景”,经由的轨迹则是由再现方式的亲和性所决定的“故事化”,由“故事化”所决定的是对娱乐性元素的不无片面的聚焦和强化。 当然,新闻再现方式的亲和性,不光体现在“故事化”方面。“向文学借鉴白描的功夫,以求文章的朴素平实”、“向文学借鉴锤字炼句的功夫,以求文章的干净准确”、“向文学借鉴修辞方法以求文章生动活泼”$%&等,都可以使新闻通俗易懂,简明生动。所不同的是,新闻故事化尽管属于形式范畴,但它与新闻事实的片段截取、侧面聚焦息息相关,它常常影响着新闻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因此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借鉴文学的表现手法,而成为新闻娱乐化、甚至是低俗化的诱因。 新闻世俗化是一个价值多元性概念。一方面,它由“彼岸”的理想境界回归到“此岸”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个性化时代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一方面它由日常生活正不断走向“奇观化”的“观赏世界”,物质化、娱乐化被崇尚、被张扬,而人们对理想的憧憬、对价值的确认、对意义的探寻则被弱化、被淡忘。新闻世俗化应该是一种“居间”于神圣化和低俗化的精神与品格,不崇高也不媚俗。但它所具有的这种价值二重性,却使它在进一步贴近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因为降低了新闻应有的品位与格调而使新闻远离了时代的面貌,丧失“意义真实”。 “意义”即“价值”,新闻的意义即新闻的价值,“新闻的价值,就是指报道出来的新闻对主体的效应,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新闻的意义真实就是新闻的价值与社会的长远发展相符合,与受众的合理需求相符合。它是在具体真实基础上,在不断追求“总体真实”、“本质真实”的过程中而体现出的传播效应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理想性。 概括说来,在“奇观化”的“观赏世界”里,远离时代面貌,丧失“意义真实”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与报道理念平民化和叙事策略个人化相关联的琐屑化;其二是与再现方式亲和性尤其是与新闻故事化相关联的娱乐化。题材琐屑化颠倒了新闻事实主次轻重的关系,使重要新闻边缘化,遮蔽了新闻传播的“社会能见度”。“不加筛选、不分主次地罗列、堆砌事实,新闻的真实度也要降低。”(&$对娱乐性元素的片面聚焦,甚至是对生活的苦难、沉重和不幸进行调侃、戏说,则进一步消解了新闻的价值和文化的内涵。表面上看,它所呈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达到了具体的事实真实;实际上则因为平面化、泡沫化,$)&因为失去了世俗生活所应保持的神圣的未来向度,而背离了意义真实,没有做到与社会的长远发展相符合,与受众的合理需求相符合。 从一般意义上说,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包括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乐需求等,它们构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新闻需求”作为一种精神需求,渗透于、贯穿于人的这种“一般需求”当中,它直接满足的是人们的信息需求,但“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新闻报道在告之以事的过程中,还传承着文化道德理念,即明之以理;人们视听新闻,也不是仅仅为了“解闷”,为了“找乐”,更为重要的是“解气”和“解惑”,即抨击丑恶,伸张正义;拨云见日,释疑解惑。 新闻需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需求,包括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当下需求与长远需求。新闻是社会文化规范的重要载体,要以健康的舆论引领生活,而不能迎合低级趣味以至于媚俗;要体现前瞻性,充分发挥社会雷达的作用,滞后性地以“断简残编”的方式再现民众生活的“一地鸡毛”,“日常生活的真实世界便被分解为含义不定随波逐流的碎片。”$+&新闻“不仅应当根据社会的眼前需求,更应当根据社会的长远需求选择新闻信息;不仅应当及时捕捉大众感兴趣的信息,更应当捕捉那些对社会生活、对全局来说重要的、但尚未引起大众兴趣的信息。”,&$ 新闻的“意义真实”是对新闻真实的更高要求。这是因为,“人是‘境界性’的存在”,“人不仅有一个‘物化’状态的‘生长史’,还存在着一个‘精神’过程的‘创业史’。”-$&这种‘精神’过程的‘创业史’就是通过实践所显示的人的超越性。它是对生命历程的观照,对生活意义的追问。如果说不切实际、生硬拔高的“神圣化”,是因为虚无飘渺,因为可望而不可及而导致意义失实,那么不问理想价值、不思升华和超越的“低俗化”,则是因为平庸、琐屑,因为失去了新闻的引领、导向的功能而导致意义失实。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最基本的职能是传递信息,它在不断追问现实世界的真相、回答新闻事实“是什么”的过程中,也在探究着现实世界对人所呈现的价值意义,即“意味着什么”。其中,“是什么”是新闻的本体功能,“意味着什么”是新闻的延伸性的功能,或者说,“是什么”属于事实判断,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意味着什么”属于价值判断,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评价性关系。 “就传播内容的诉求而言,要从以往对于事实判断的单一关注,提升到对于价值判断的高度关注。在资讯海量、观点杂陈的世界里,人们在丰富性的谜乱中有一种追求秩序与意义的强烈需求。因此,高度决定价值,思想决定影响力。”.$&而要具有“高度”和“思想”,新闻传播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实事”,还要“求是”,还要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也就是说既要追求真实,还要追求真理。而真理大厦的建造,必须是以合乎规律的“意义真实”为基础。 因此,在新闻世俗化的过程中,我们在欣喜于新闻回归“现实人间”的同时,更要警惕远离时代面貌的皮相化、泡沫化。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谁知道有趣味性的新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