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表明:情感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智慧、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因素并非智商,而是积极的情感。那些善于调适自己情感的人,必然有着更多成功的机会,因此也更容易做出骄人的业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通过教师亲切的讲解、生动的示范、引人入胜的启发,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乃至其他学科学习的认同感。
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浓浓的关爱和殷切的期待,会催发学生巨大的内在潜能,让其产生无尽的动力,激发他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本身心理比较脆弱,对外界的反应比较敏感,教师更应在教学中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表情、温柔的眼神去给学生以温暖。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爱体育、热爱锻炼,才能真正将体育课堂当作寻求快乐的场所。当然,关心、热爱学生和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教师既要热爱学生,走入学生内心,信任和尊重学生,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对他们的过错决不迁就和放任。
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情感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他们在运动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致力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又努力打造和谐愉悦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享受乐趣。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才能教得舒心,学生学得惬意。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通过给学生讲述从小锻炼的好处,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为国增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对体育的良好情感。再如,在教学中,可利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培养学生严谨、踏实,不怕吃苦,为取得良好成绩而努力拼搏的决心。
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愉悦的课堂,对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至关重要。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其兴趣才会油然而生。无论是教学,还是体育训练,不良的情绪轻则影响动作完成,重则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此时,教师一定要耐心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合理化解,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并对其引导和鼓励,使他们全神贯注,充满信心地去完成动作。
如果教师对学生冷眼旁观,或者不闻不问,甚至挖苦、讽刺,必然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学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也使他们逐渐对体育运动丧失信心,从而厌恶体育、逃避体育。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心学生、体贴学生,特别是一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协调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多鼓励、多示范。这样,学生才会感觉体育课堂有滋有味,是充满快乐的。
我认为构建和谐、愉悦的体育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师在上课之前调适情绪,给学生呈现乐观、阳光的形象教师也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如果将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必定会影响教学,给课堂蒙上阴影。所以课前,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情绪,发现有不良的情绪时,要理性地克服,及时地调适,带给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选取优美、整洁的场地优美、整洁的活动场地,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心情愉悦,从而增强训练与探索的欲望。
示范动作要准确、流畅准确、流畅的示范动作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自然能引导学生争相效仿。如教学健美操、韵律操等,教师在示范时既要有健康美、动态美,更应有节奏美,让人在动感的音乐声中,感受无穷的生命律动。通过教师的演示和示范,必然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通过优美动听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恰如其分的讲解对学生正确动作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运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对动作要领进行恰当的分解,让学生在倾听中感悟体育的内涵。
当然,教师在讲解时,除了讲明动作要领之外,还可针对学生的年龄及喜好,介绍一些健身、健美的知识,在此过程中,语调要亲切、动听,语言要幽默风趣、抑扬顿挫,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产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教师要给不同层次学生感受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领悟成功的喜悦在任何一个班级体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力、接受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训练内容,既要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会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
在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而当学生动作不到位或不成功时,教师要和颜悦色地指出问题所在,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让学生感受情的熏陶、爱的浸润、美的体验,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成绩,在奋发中感受不足,在教师浓浓的期待中不断增强信心,努力进取。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