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悲的,我现在就属于这种女人。目前跟老公两地分居,过的就是所谓的丧偶式婚姻,但我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不需要老公的支持,只要他别来打扰我的生活就万事大吉,当然我没有出轨,也没有什么心灵伴侣。就单纯地觉得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挺好的,内心很平静,情绪很稳定,不会像跟他在一起时那般歇斯底里。我并不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婚前爱热闹,性格很开朗,但十年婚姻的让我对老公从奢望到希望到失望到绝望,攒够了绝望,慢慢变得独立得连爹妈都不认识。
这不是你的问题,而且反而是你比较独立而吸引的她。只有当她生活中重新出现她可以依赖的人或者事物,也就是其他生活重心的时候,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否者单方面去摆脱她的办法只能是彻底疏远,但那样做反而是下乘并不可取。不过你的确可以在生活中尝试帮助她变得独立,但这需要时间,因为这不仅仅是习惯而已,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不自信的表现。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西方心理学家这样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当局者当成了敌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 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斯德哥尔摩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
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综合症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经验。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如果一个女人在婚姻中被迫不再依赖老公给予感情、关爱和精神支持,是成长还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