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七岁时的感情,是热情奔放的,是纯真的。不管是对待事物,还是对待人,都是可圈可点的。如果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分离出他们对待爱情似的情感,又是因人而异啦。
我们从十六七岁走过。我们走过的年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和今天没有任何可比性。
从现在人们议论的话题来说,每十年就有一个分界线。九零后的十六七岁,和二零后的十六七岁,是两个不同的感情认识。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泾渭分明的。
现在的十六七岁,是代表现在的顶峰,能够取替他们的是一零后的一代。
就现在一些人提到的,修改我国对成年人的界定。希望宪法中的公民权利,义务,从十八岁改到十六岁。从这个侧面,我们就能够看到现在的十六七岁的孩子,在情感上,至少提前了两年。
所以,现在十六七岁的孩子,已经步入成年人的世界。
朦朦胧胧的,发自内心的喜欢。没有那么多想法,单纯。
博士也好,硕士也好,本科生也好,同样面对这毕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尤其是一名来自农村被家里人给予厚望的中科大博士,当因为论文问题无法毕业的时候,内心的冲突是巨大的,心理危机也是巨大的,很遗憾他选择则了自杀,同时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搞笑,对于压力的管控和危机的干预是缺失的。
不重视心理危机的国人很多人也许会说,大学生已经成年了,有什么心理危机承受不了的,没有遇到压力的时候人们都会这么说,遇到了就不一样了,其实真正的大学生活中不单单只一板一眼的学业,只有有轻松惬意的业余生活,同样有着生活的压力和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没有有效处理的负面情绪,只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压力,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严重到威胁生命安全。
上海市教委曾经向社会发布2008 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 当年上海市高校共19人自杀, 自杀率为3.2/10万 ; 2009年有所减少,共发生16 起大学生自杀事件,13人死 亡,自杀率 约为2.0/10万。想想看,上海虽大,但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还有那么多自杀的例子,究其原因就是精神压力、负面情绪或者说是没有度过这次的心理危机。
就好比刘春杨,在如此好的年纪,只是因为承受不来无法如期毕业的压力而选择了投河自杀,如果有人提前发现他的情绪变化,给与必要的关心,相信他也会很快度过这次的心理危机的,
我们的大学虽然也有校医,也有心理辅导老师,但充其量只有象征性意义,对于真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不具备危机干预能力,甚至忽略遇到心理危机的学生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我们的校园亟待改进的地方如何面对危机,如何正确度过危机,是需要专业的辅导的,这一点其实很多的大学教师都可以做到,而且我们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也可以有组织的到我们的中小学和高笑进行健康教育,教授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的学生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了解正确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承受和忍耐。
我们的优秀学子,没有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却倒在了胜利的前夜,所有人都会认为非常可惜,可就是这么让任何人都看来不值得的事情,却成为了刘博士的终章。
千万不要忽视我们的负面情绪,更不要忽视心理危机的干预,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但这话只有过来人才会说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
中科大博士是个万人瞩目的头衔,一个孩子,单纯到只能学习的地步,虽然在考试中出类拔萃,毕竟只是学习而已,除了学习,不应该培养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秀嘛?
社会不是学校,一直沉浸在学校的优势中,到了关于他们的爱情,事业,人际,家庭的时候,他们在失去绝对光环时,有时无法在现实中考出高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反而生活能力远不如不够勤奋读书的孩子。
中科博士自杀,很多人当然惋惜,培养人才,是否应该多元化,是教育的思考方向,读书的重要性不可以凌驾于成长之上,孩子的全面成长,是人生的真谛,社会学校家庭所宠爱的高材生不仅仅离开书本一无是处,这样的培养,不利于人才的发挥,一些大有希望的人才走向社会后,萎靡不振,成为寻常之人。
至于博士为何自杀,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也许自小以书为伍,孤独寂寞到再也不想孤单的时候,或者他们离开了让自己骄傲和赖以生存的书本实在找不到想要的快乐…………。
有多少原因都不是原因,死者长已矣,一个背负希望的生命昙花不再,给人留下的思考是什么呢?无论是不是大家虚推的人才,唯一的标准是否有正确的人生观,在人生的答卷上不及格,谁又能说是至高无上的人才呢?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如何看待十六、七岁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