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说它是感性的因为它是画家感情的自然流露,说它是理性的因为它是画家思想意识的表达。
我们说,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它生长生存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艺术来源于生活。一方面,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感悟和理解,寄予了艺术家的情感,这是形象的感性的;一方面,艺术家又必须遵循社会公共法则和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这是抽象的理性的。任何艺术作品都不能超越理性的范畴而任由感性随意发挥,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
以西方人体油画来说。人体油画是油画的重要表现内容和形式。它通过画家精湛技法和高超的表现手法,不仅表现了人体的天然之美,而且刻画出人的灵魂和内心,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情感,传递着健康积极的人文精神,因此得到西方民众的普遍认可,成为西方的一种文化现象。
但是,人体油画不只是感性的具象绘画,也不是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它是有规则和范畴的,是有创作尺度的要求的,这就是绘画中的理性表现,也是对绘画的理性抑制。
法国十九世纪写实油画大师安格尔创作的人体油画《泉》,从50岁开始酝酿,但到他76岁时才脱笔完成。为什么用了这么长时间?我们知道,安格尔是一流的绘画大师,技法完全不是问题,感性层面的东西也不是问题。这其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表现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幅表现一位少女正面全身站立的人体油画,在人物的表情动作背景等处理上必须严谨精细理性对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最后安格尔完成了这幅经典之作,成功塑造出一位美丽端庄纯净典雅的女性形象。这幅画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人体艺术教学的范本。
不论是绘画创作还是绘画欣赏,既需要理性也需要感情,两者缺一不可。可以这么说,创作和欣赏绘画,是戴着脚镣跳舞,在限制中寻求自由,在随心所欲中追求既定的规则,只有如此,创作出的绘画才能被大多数人看懂。
如果太感性,画面中势必会体现出更多的个性化表达符号,从技法到构图,再到意境,会出现太多的象征和寓意,如果欣赏者看到这样的画面,大多会似是而非,看不懂画家究竟画得是什么。这种情况就像大多数观者欣赏抽象派油画一样,如毕加索、达利、米罗等大师的作品,有几个人能看懂?
抽象艺术,如抽象派油画,狂草书法,当代艺术,等等,纯粹是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独特理解,欣赏者如果达不到艺术家的审美高度和理解能力,欣赏这类艺术,就如同看天书,只会看到线条和色彩的狂舞,看不到隐藏在这些符号背后的艺术魅力。
因此,过于感性的绘画,是不适合普通大众欣赏的。
反过来,过于理性的绘画,同样不是好作品。为什么这样讲?是因为绘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概括,而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和复制。画家从酝酿、构思再到创作,都凝住了自己的感情元素,感情元素是触动欣赏者心弦的关键所在。
如果画家不给绘画中灌注情感,不挖掘表达对象的神韵,不美化表达对象,画出来的作品,就是冷冰冰地堆砌,是没有灵魂的,观者面对这样的作品,很难产生联想和共鸣。像千篇一律的商品画,流水线作业的绘画,之所以引不起观者的兴趣,根本原因是这些画在创作中太理性了,不是独一无二的,有相同的笔法,相同的构图,相同的色彩,观者看多了,自然就审美疲劳了。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能不能简单说明,绘画是受理性抑制的感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