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一)
《纲要》中提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这个目标其实是培养幼儿亲近社会的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培养初步的同情心、爱心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家知道,幼儿的社会学习,有助于形成他们良好的社会行为和积极的社会情感,有助于提高认知水平,为更好的步入社会做好最初的、基础性的准备。我园教师王丽娜参加太原市保教能手赛,抽取的目标是大班社会领域:有同情心,并尝试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意尽可能帮助别人。这个目标很大,王老师是从哪个点切入呢?整个教学目标的分解、内容的选择及各个环节是如何把握的,就这一节课我来分析一下:
1、目标的把握上:目标:“通过学习手语,激发幼儿对聋哑等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目标分解的具体、操作性较强,把一大社会问题浓缩到一个点上,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这个目标定位的非常好。
2、内容的选择上:王丽娜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为生存而拼搏的残疾人,被遗弃的婴孩,下岗工人、低收入家庭、八亿农民……但这些不能都搬到课堂,搬到活动中。对于幼儿来说,聋哑人的特点很明显,而且对其有一定的认知经验。手语,对幼儿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所以,内容很明确,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调动幼儿内部学习动机,使他们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投入教学活动,容易产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组织活动的思路上。幼儿的社会学习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相互促进、彼此渗透的结果,在这次活动中,王老师注意到这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教师就做到了既注意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又重视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学习。王老师的活动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聋哑小朋友的生活和他们之间的交往方式(社会认知)。活动中,教师分别播放了聋哑小朋友渴望得到社会尊重、得到大家关爱及他们用哑语求助却没人能明白的尴尬镜头等,这些都让幼儿敏感的觉察到了聋哑人的处境,理解到了他们的需要和情感,从而促使幼儿产生了移情性情感的体验,幼儿只有在了解了聋哑小朋友的真实生活之后,同情的情感才可能得以萌发,助他的行为才可能产生。这部分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第二部分:激发幼儿对聋哑小朋友的同情和关爱(社会情感)。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尝试、感受聋哑小朋友因不会说话而带来的生活不便,让幼儿切身体验到他人的不幸与自己所应担当的角色,对幼儿同情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社会行为起到了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学习手语,力所能及的去帮助聋哑小朋友(社会行为)。教师给幼儿帮助聋哑人指明了方向,学会了手语,就能想聋哑人所想,真正实现帮助聋哑人的愿望。幼儿学习一些常用手语。到此,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就可以说完成了。
第四部分:引申对所有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最后,以一首《感恩的心》为烘托,表达了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同时加深了幼儿对聋哑人以及所有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活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这四部分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到社会行为,层层递进,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的投入到了活动中,情感被一步步激发,尤其在学手语的时候,每个孩子都非常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