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境内曾有过3座德式火车站,其中被称誉为“远东第一站”、始建于1904年的济南火车站已被拆除。尽管不到10年,关于这个举动的悔恨和反思就开始了,甚至2010年就有人提议“复建济南老火车站”。
但是,事实永远无法改变,失去的永远无法挽回。因此这几年来,很多人把目光投向另外2座保存完整的哥特式火车站。
相比较于位于市区的黄台火车站,远离济南市中心的张夏火车站,因为地理位置较远,知名度较低,历史记载较少,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1、108年前的铁路“加油站”
汽车跑上高速路,需要中途加油,那么火车也需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张夏火车站最初就充当了铁路“加油站”的角色,充分体现了早期铁路运营规划者的智慧。
1904年,津浦铁路济南站建成投入使用,5年后津浦铁路北段重要站点——泰安火车站也建成使用。人们很快发现,由济南火车站发往泰安火车站的火车,因为泰山山脉地理高度的原因,一路向南就要一路爬坡。
蒸汽火车全凭煤炭、水来拖动,爬坡中的消耗极大,很难支撑到泰安站。于是在1911年,位于济南与泰安两站间的张夏火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给来往两站的火车加水、加煤,补充运行中给养,保证火车的正常运行消耗。
2、张夏火车站和刘黑七
张夏火车站东南是莲台山,西南是馒头山,地理位置十分显要。从建成后至上世纪20年代,一直是山东剿匪军事活动的供给站和中转站,也与祸鲁最烈的刘黑七有了牵联。刘黑七在抱犊崮为匪,自1915年起三任山东督军张怀芝、张树元、田中玉都对其围剿。
兵败后刘黑七投奔孙美瑶,但因孙美瑶招安被杀,他再次为匪。1928年先归附韩复榘,又归附冯玉祥,再归附何应钦。1930年又投靠阎锡山,中原大战后投奔张学良。1931年被刘峙击败,返回山东后投诚韩复榘,不久两人反目,他又投靠宋哲元。
在冯玉祥、吉鸿昌手下,刘黑七担任17路军军长。不久与汤玉麟发生磨擦,1934年再返山东为匪。韩复榘于是调5个师和民团围剿。激战1个多月,刘黑七只身跳出包围圈,逃进天津日租界。据传,韩复榘在围剿中把指挥部设在张夏火车站。
3、张夏火车站保存完好
张夏火车站德式建筑至今保存良好。主体建筑的黄墙红瓦,绿漆大门一直没更换过。底部砖石垒砌,阶前和窗前三根长方形石柱,疏密有致又厚重踏实。屋顶一如中国传统的坡顶式建筑,没有德式建筑常见的圆形尖顶或八角、六角窗等,也没有阁楼。
最有特色的当属扇形老虎窗、大门。“最里面的老虎窗原来是售票口。改成货运车站后就取消了,候车室也改成职工活动室。”车站工作人员说,“房子冬暖夏凉,根本用不着空调和暖气。这么说吧,砖墙就有半米厚,你想想是不是保温防暑效果好?”
与火车站主体建筑相对的,是同样建于1911年的一座水塔。“水楼子过去给火车加水,建在半山腰上,因为压力大,加水快,省事。”随着蒸汽火车的退役,水塔也失去了使用价值,如今已完全空置。
相比较于济南老火车站,张夏火车站能得以完整保留,主要原因是:
1、作为20多年前就只承担货运的火车站,功能单一,加之远离市区,不太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与外界接触极少,反而成了一种保护。
2、主体建筑体量有限,外观上也没有强烈表现出德式元素,造型内敛含蕴,不象“看到济南火车站钟楼,就想到殖民主义侵略者的头盔“那样,容易引起情感上的波动。
3、火车站后建的附属服务与办公设施,与主体建筑风格相近,形成错落有致、移步看景的三个院落,所有建筑都掩映在山林之间,相得益彰。
济南老火车站没了,留下永远的遗憾。张夏火车站还在,希望能得到全面的保护。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
不过,要记得征求火车站里铁路职工的同意。平时,可是大门紧锁的。
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问题设置的前提错误,两个火车站不是哥特式,而且两组建筑级别相差巨大,都属于德国罗马复兴风格的建筑。
津浦铁路济南站始建于1908年,1912年投入使用。由德国著名设计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德式风格的车站。主站房由巨大的候车厅、售票厅、办公用房、钟楼组成。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近1600平方米。入口处设有宽大的石台阶,门口设有柱廊。候车大厅顶部为巨大的双面陡坡屋顶,尖角处开有小窗,南北两面开有高大的拱窗,镶嵌绿色的玻璃,起着为候车厅采光的作用。大厅为方形,上面是方格井式天花板。候车厅东侧的半圆形穹顶为售票厅,穹顶上方有一座云朵状曲线形山墙。西部是一排三层的辅助用房,阁楼山墙舒缓的曲形线条连绵起伏,与候车大厅的穹顶和拱窗相呼应。在候车厅与辅助用房中间是高32米的钟楼,共七层,内有盘旋式扶梯。
张夏站至今仍存,属于最小级别的站点,四坡屋顶,中部屋顶下檐外展,形成风雨廊,主立面为一大两小三座拱券门。
至于拆与不拆更无关联和可比性!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与济南老火车站同为哥特式建筑,张夏火车站为何能完整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