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夫妻,法律意义上的婚壳尚在,男女双方都尽职尽责,但貌合神离,无爱又无痛,无趣也无梦,跟离婚相比,就差一个证了。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如今有22%的婚姻处于类似橡皮婚姻状态。
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阐述两性生活中橡皮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那么可以这么形容:男女双方左手摸右手,彼此间是一种习惯、一种亲情,激情这样东西已经消失了,甚至让当事双方怀疑它是否曾经出现过。
但事实是,即便是所谓“橡皮情感”,没有了激情、相互之间较为麻木,也并不影响他们继续生活在一起。橡皮本身所具有的弹性以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消解自身危机的特性,就足以拯救一些貌似岌岌可危的婚姻。
橡皮婚姻 - 状态
1.双方惜字如金
对配偶讲些贴心话、恭维话,是构成和谐夫妻关系的要素之一。表达一个意思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关键在于表达方式。如果你们已经“懒得”哄伴侣开心,这预示着婚姻已经进入初级橡皮化阶段。
2.不再有兴奋
在过去的一年中,你们多久没有开心地笑过,并且很少一起做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和他在一起的生活,一成不变,如一潭死水,对你来说,最弱智的网络游戏也胜过与他相处,注意哦,婚姻橡皮化已经是中级阶段了。
3.不再争吵
那些整天吵架的夫妻,比有气闷在肚子里的夫妻更容易生活在一起。争吵表明你们还有勇气交流。而冷淡的默不做声则是问题严重化的征兆,你们已经视对方为空气了,真可怕!警告:你们已经进入橡皮化高级段位了。
4.激情偃旗息鼓
你们像一张床上的两个陌生人,同床睡觉,却不再有身体和心灵的交流。警告都无用了,你的婚姻已经完全橡皮化了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一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也就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这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
同时,霍曼斯有效地运用了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概念和理论展开人际交往研究,从经济理性出发揭示了人际交往、社会交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换的双方各自获得最大利益,特别是提出了交换的经济性、社会性、目的性以及主体性,这为解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交换行为提供了成功的理论范式。霍曼斯所讲的报酬或奖励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经济学范围,正确地指出这种趋利避害还包括社会的、情感的以及价值的“利”与“害”,即包括义务、声望、权力、友情等方面,从而大大拓宽了早期理性选择理论假设所包含的那种单一的经济理性假设,将经济理性、社会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霍曼斯理论非常重视人的需要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理性人的选择性,指明了理性与非理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试图探讨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机制。这种将微观互动与宏观整合相结合的尝试也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事实上,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不仅为后来的布劳所继承,而且也为理性选择理论的集大成者科尔曼所吸收。当然,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受斯金纳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影响,霍曼斯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动机,而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体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个人对于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
其次,霍曼斯混淆了动物为了生存而形成的本能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界限,忽视了人类生活、人类文化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把整个社会的关系简单地还原为动物为了生存、纯粹的本能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加以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问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的行为,这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正如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那样,人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属性的社会性存在物.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其动物性和自然本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影响个体行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个人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本能的交换行为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
再次,就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实质而言,他为了一味地反对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只介绍了处于微观水平上个体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交换原则,而没有深入揭示建立在个体交换基础上宏观水平上的社会交换。这一点就为布劳、科尔曼等人所批判。布劳认为不能把复杂的社会结构还原为简单的心理现象,由于社会事实具有与小群体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心理学命题无法取代社会学命题去准确地把握和解释社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