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应该是愿景。当下这种情况下恐怕只有金钱。
说说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1976年冬,东北一个小镇的中学操场上,下课的同学们在做各种活动,有玩球的,有跑步追逐的,有三一群,五一伙聊天的。突然,只听有人喊:“不好了,张珍晕倒了,来人啊。”顺着喊声我看到同学珍珍晕倒在双杠下。:“珍珍,醒醒,醒醒。”我摇着珍珍的肩膀。:“大家帮帮忙,抬到宿舍吧。”回到宿舍我拿出妈妈昨天捎来的煮鸡蛋,撵碎加了一点白糖喂珍珍吃了下去。一会,珍珍苍白的脸上渐渐变得红润,慢慢缓了过来。:“真是饿的,没事了。”
我的同学珍珍,从小丧母,爸爸也在她十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是她的姐姐靠在生产队挣工分养活着她。姐姐为了照顾妹妹,三十多岁也没嫁人。珍珍从小要强,心里清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姐俩吃了上顿没下顿,珍珍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学习。
珍珍的家在大山里,离镇上有30里路,30里山路,珍珍每周都要步行回家背上下周的口粮,交到学校食堂,那时候,我们的日常口粮都是大碴子,学校食堂的一日三餐都是煮大碴子,珍珍家里拿不出应交的粮食,每次都比别人少一半,每顿饭也只能吃一半的量,又没有钱买菜,偶尔加几根淹疙瘩条就是奢侈了。
那时我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长期的吃不饱,珍珍就出现了上述晕倒的事儿。
尽管生活这么艰苦,珍珍却是我们之中学习最刻苦的人,她曾跟我说:“我和你们不一样,姐姐供我上学不容易,为了养活我,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耽误了,我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生活现状,将来有能力报答姐姐。”东北的冬天特别寒冷,四面透风的教室里,唯一用于取暖的火炉子早就随着下课学生的离开没有了温度,珍珍每天都是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到半夜,一个冬天手上长满了冻疮。有时遇上停电,那个摇曳的蜡烛下学习的小姑娘珍珍,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珍珍考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家乡县城的一个中学教书,她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珍珍姐姐一生未嫁,后来一直和珍珍生活在一起。
现在,珍珍退休了,有时候我们在一起说起当年的那段岁月,珍珍就特别感慨:“一直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感谢那个当年奋斗的我,因为努力了,才能报答姐姐的养育之恩。”
一天,山上滚下一块巨石。
巨石不偏不倚把一位青年的腿压断了。他落下了残疾,每天一瘸一拐地行走在大街小巷。
由于行走不便,他常常摔得人仰马翻,浑身上下沾满了泥巴,散发一股难闻的臭味。
望着苦苦挣扎的儿子,父母难过得失声痛哭。他俩为儿子以后的生活而担忧。邻里也为他的不幸摇头叹息。以前遇见常与他说话的姑娘们此刻默默无语,最多同情地点点头,匆匆而过……
在人的眼里,他是名残疾人,这辈子完了,注定伴随着贫穷、困苦、流浪……
母亲甚至为他准备好一本相命的书和一根打狗棍。
然而,这青年却不屈服命运的安排。他到处求师拜艺。几年下来,他学会了一门编织手艺。编织的产品,既漂亮又耐用,在当地十分畅销。很快,他娶了妻,生了子,并建有一栋很漂亮的三层小洋楼,成了当地屈指可数的千万富翁。
他的结局,出乎人的意料。
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他悲惨的结局呢?
这位青年一席话说出了问题实质。
他说,我是一名残疾人,自然经常遇到异常的目光。面对别人的讥讽、嘲笑和挖苦,我始终激励自己,赏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浑身充满向上的力量,从而摆脱了一次又一次难堪。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都有可能不被人看好,不被人赏识,但是不管面临怎样的处境,自己首先要赏识自己,就象这青年一样,坚信自己的价值,调动自己所有潜能与不公平展开竞争。
本文由情感窝情感新闻栏目发布,感谢您对情感窝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对于90后,什么样的激励方式最有效?”